晓芹,一个普通人的名字一个不寻常的牌子

2013-09-02 发表

晓芹,海参,大连海参,辽宁海参,王晓芹

从一个人到一个品牌

见过晓芹的人,形容她的字眼,出奇地趋同:朴实、憨厚,于是有了与之交往有“塌实”的感觉;买过晓芹海参的人,形容的字眼,也出奇的雷同:有品质、有品牌,于是“买吃”晓芹海参又有了“放心”的感觉。可以说,人的人格魅力和企业的声誉,形成了天衣无缝的融合。

195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经历大多跌宕,王晓芹也不例外。出生在农村,高中毕业就当了妇女队长,随之又成了生产队长,说是队长,其实就是带着村民插秧、拔草、收割。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勤劳的女人。

1977年,王晓芹参加高考,考上了沈阳化工学院自动化系,毕业后去了青海省一家化工厂,8年时间,她实现了梦想中的工程师,又坐到了中层管理岗位。显然,这是一个上进的女人。

1989年,儿子的高原反应,让她做出了回大连的选择,因为没有找到单位接收,只好在一家企业仓库管理员。可她在企业设备出现故障时轻松解决,重回工程师位置。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能放下身段又能抓住机遇的女人。

1994年,应新加坡某甲鱼养殖独资企业高薪聘请,她做了企业总经理,不长时间,这学化工的她竟然成了甲鱼专家,甚至创造了甲鱼在东北地区冬季产卵的奇迹。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勤于学习的女人。

不足20年的时间,她创造了从零到亿的财富传奇。有人面对“从零到亿”,开始寻求财富解码,其实,真正的答案就是以上所说,那就是王晓芹的成长经历和个人品质“厚积薄发”的结果。


从做简单小事到成知名大企业

从一个两米柜台,发展至今销售网络辐射全国;从大连26家商场超市,发展到北京、深圳、上海、湖北、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等22省4个直辖市130多个城市300余个加盟和代理群体;从一个只是普通人的名字,变成了全国海参行业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品牌……

很多人都在探索成功背后的缘故。可在笔者看来,成功的秘籍是一句话。这句话不止一次听王晓芹说起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这么多年来,王晓芹一直以女人的细腻和耐心,把一件件小事做到了极致,当重新回首,我们突然发现,她竟然“积小成多”,经营出了一片让人艳羡的天地。把小事做到极致,叫塌实,十多年如一日的塌实,最终造就了一个品牌。

1997年,在家休养的日子,她想起自己养病期间吃了很多甲鱼,病情恢复的特别好。可是怎么样才能让普通百姓家的饭桌上也能吃到甲鱼?同年年底,在经历了解剖300多只甲鱼的情况下,她终于研究出了“甲鱼四步去腥法”,并且在大商租下了两米柜台。就靠自己,晓芹牌大裙边甲鱼却在滨城火了起来。事实上,“甲鱼四步去腥法”是成功的法宝,因为王晓芹成功解决了消费者解决不掉的“去腥”小事。

化疗期间,朋友送来了一些盐干海参,她吃过后发现自己本来虚弱的体质恢复的比其他病友都要快,于是,她萌生了要彻底改变传统干海参泡发不便的传统吃海参方式,在投入20万元,煮烂了上千斤海参后,她终于探索出一套新的海参加工方法,推出了营养成分破坏少,食用方便的即食海参。“买甲鱼找晓芹,买海参还要找晓芹!”一下成了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事实上,海参卖成功了,是因为她解决了很多人泡发海参的不便。

1999年,大连晓芹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虽然企业做大,但依旧秉承“人品永远是产品的灵魂”的经营理念。一路走来,晓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海参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从一颗善心到社会担当

在晓芹公司看了这样一句话,看了之后,就会感觉当家人的善良:我们的使命:通过晓芹的服务,让人类生活更健康;通过晓芹的精神,让人类生活更富有激情;通过晓芹的文化传承,让人人都怀有孝敬的心。

晓芹说:“虽然我的身体不好,但我会努力将健康送给别人。”她还说:“不能让一根有问题的海参流入市场。”

一个善良的人总会自然而然地进行着自己的社会担当,王晓芹也不例外。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在王晓芹的带领下晓芹公司的全体员工自发开展了一场名为“抗震救灾、晓芹海参献爱心”的大型捐赠及义卖活动,向灾区人民捐赠了义卖所得款项17178元,此外还捐赠了价值108万元的晓芹全营养海参胶囊。

2009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女企业家协会启动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王晓芹作为一个女性企业家,义不容辞的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创业实践的机会,并且不断开发满足女大学生需求的创业实践岗位,为女大学生服务。2010年大连晓芹食品有限公司被市妇联授予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牌匾。

王晓芹还牵手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阳光大道》栏目,旨在更近距离接触有梦想、有潜力的农民,帮助他们实现创业致富的愿望。自2012年参加该栏目以来至六月份为止,晓芹已先后捐助四十万元资金帮助闯关成功的有志农民工启动创业项目。


文章来源:《新商报》2013年8月29日 记者 张帆